美文 美图欣赏

当前位置: 美文列表 > 文章正文

异性恐惧是什么

2016-12-09 18:17:51

所谓异性交往恐惧,其实就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有些男性特别怕见女性,见到女性如同见到洪水猛兽一样害怕和恐慌,这是恐女症;反之,女性见到男性也产生不可抗拒的紧张不安,乃至如同老鼠见猫那样则为恐男症。     

这种异性交往恐惧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社会性的交往障碍。当与人相处相聚时,有一种尴尬心理作怪,如果,某个表情被人耻笑,于是就越发地显出不自然,甚至引起对方莫名其妙的反应来。这种患者大都属于内向型性格,从小缺乏群体生活锻炼。当然也有相当部分患者是缘于早年父母管教过严,或在经历中有过人前失态的情况,受到惊吓,心里刻下印痕之故。二是缘于性心理的交往障碍,尤其是与性别有关的恐男、恐女症以及恐婚、恐洞房、恐性交症等。这些患者大多从青春期有性意识和冲动时开始患有此症。

1451736812108_yasuo.jpg

一、形成原因      

1、不正确的爱与性的教育     

异性交往恐怖症的原因,总的来说,都与早年特别是青春期的性意识萌动有关系。任何一个青春期男女,到达关键年龄都有对性的关注和探索心理。但由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倾向于采取封闭管教,较少接受正面的指导和启发,少男少女有关性的知识和认识往往是靠其各人的小环境,有意无意的捕捉、吸收以及学习、观察得到的,这当然不可能很全面、很系统、很透彻,大多是片面而难以理解的,所以就免不了产生困惑。如在幼年时期偶然目睹过父母的性生活,偶然看见过异性生殖期等。有些人随年龄增长和见识的积累,这种困惑会自然得到解除,也有些人得不到解除,而把早年的困惑长久地保持下来,以致成年之后,在性心理和性行为方面受其干扰,形成性心理症。

20160420150004_cC2Qe.thumb.700_0.jpg

     

2、非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建立     

早期抚养者(大多是父母),与幼儿的关系会影响个体长大后与周围人的关系。简单来说,如果抚养者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给与幼儿足够的爱和营养,在幼儿需要时及时回应,从不无端地批评幼儿,对幼儿的长处和成绩肯定和鼓励,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和他人观,即认为自己是招人爱的,是有独特价值的,同时认为他人是友善的、可信赖的。对这样的亲子关系我们就称为安全型依恋。然而,倘若抚养着自私冷漠,经常抛弃或责罚幼儿,过分干扰孩子的成长空间,那么孩子就会产生消极的我他观,认为自己是招人厌的,是无法主宰生活的,而别人是不可信赖的,是不会积极回应和提供有效帮助的。

这样的亲子关系就被称为非安全型依恋。非安全型亲子依恋通过影响孩童在早期建立的人际交往模式,破坏长大后孩子与异性之间的关系,阻止个体去相信对方、依赖对方,导致对异性的恐惧心理。     

总的来说,从心理特点看,害怕与异性交往的个体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从家庭特点看,可能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技能,或者是家庭搬迁过于频繁等,最终造成了不敢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问题。

2016022904365229776554.jpg

     

二、心理调适方法     

1.自我心理调适     

首先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这种恐惧是可以消除的。并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程序,了解与人交往的方法。找出自己产生社交恐惧的事物种类,并试图挖掘心灵深处的根源。

2、想象练习

自己可以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的模拟与异性见面的情景,不断练习发生症状的情节,并不断地鼓励自己勇敢地面对这种场景,以便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无效的话,则有必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心理帮助。  




版权归作者所有

美文、电台征稿要求: 

 

美文:
1.我们希望收到的是,格调阳光向上,充满文艺气息,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2.作品可为原创未发表过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抄袭,责任自负;
3.所有作品,一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电台:
1.内容健康向上,三观端正即可;
2.电台开头需为:大家好,这里是松果电台,我是XXX;

3.电台标题以及简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您一旦投稿,即视为将稿件、音频无偿授权松果倾诉使用。
投稿邮箱: tg@51songguo.com


发表评论

还剩140 评论
二维码

©2014-2016 广州智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5001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