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美图欣赏

当前位置: 美文列表 > 文章正文

自杀or自慰?什么是窒息式自慰

2016-09-19 09:41:09

43120147_m.jpg

文:明心见性 

因某男星的意外死亡,大家开始对一个名词格外关注——窒息式自慰。今天小明就为大家科普一下,这是什么东东。

由于之前上映的《五十度灰》,让更多人认识到了SM,即施虐——受虐,这是性爱方式的一种特殊分类。从某种角度来说,窒息式自慰可以算是SM的延伸或者特殊形式, 因为它也是通过对肉体造成的虐待来加深快感,只不过窒息式自慰造成虐待的方式比较极端,用的是窒息缺氧的方式。另外,它是自慰的一种。

与普通的自慰不同,窒息式自慰是在窒息的状态下进行自慰,以增强性唤起和性高潮。有学者总结了四种特殊形式的窒息式自慰,分别是上吊型、自溺型、药物型、自我窒息型。(Holmes&Holmes,2002)

自溺型是在水中制造濒临溺死的状态、药物型是利用化学药物引起窒息状态,自我窒息型是靠自己屏住气等方式达到窒息。另外,Sauvageau和Racette(2006)回顾了1954至2004年的408例窒息式自慰死亡,总结出常用的手段和工具有上吊、勒颈、塑料袋、药物,较少见的方式有触电、大量衣物等物包裹身体,外物插入或挤压胸部等。

作为稍有安全意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些都是玩儿命的危险行径,稍有不慎,就进了警察局意外死亡的档案库了。

为什么有人会乐此不疲呢?

有研究认为,干扰脑补血液供应会引起脑缺氧,人会感觉眩晕、头重脚轻和兴奋,从而达到增强自慰的快感(Resnick,1972)。毕竟人的脑子经常不灵光,很多时候会把危险的生理感觉误认为一件又爽又好的事情。不过这种观点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有学者就认为,实际上是冒险带来的心理刺激而非窒息的生理状态增强的快感。

无论其背后上的机制是什么,不少人沉迷于窒息式性爱却是不争的事实。

十分不幸的是,由于种种窒息行为本就危险,加之缺氧状态下意识不清、紧张,没有人在旁援助,稍有不慎自慰就会变成自杀。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000人因其意外死亡,其中男性是女性的50多倍。(Gosink & Jumbelic,2000)

另有数据称,在12-20岁的青少年自杀中,有30%是在玩儿窒息式自慰的时候失手了。另外据一份很早的研究,窒息式自慰的死亡平均年龄是26岁,这可能是死者作为新手经验不足所致(Lowery & Wetli,1987)。

这仅仅是已知的死者数字,现实生活中的窒息式自慰人群可能非常庞大。需要强调的是,前面提到的男女比例悬殊,并不代表女性的窒息式自慰者很少,因为女性死者的现场比男性更难判断,所以真实的死亡数字可能远超过登记在册的。

pay-phone-1489568_960_720.jpg

关于开篇提到的这次男星意外死亡,一个重要的争议点,就是当事人死亡真实原因的争论。为什么在经纪公司给出抑郁症的说法后,依然有很多人不相信呢?

一方面,无论在东西方,窒息式自慰的行为都不是很光彩,尤其是在中国,哪怕自慰都会被冠以“变态”的帽子,更别提自慰而死。为了保护死者的名誉形象,否认死亡真实原因的情况完全可以理解。比如Douglas和Munn(1992)就曾指出,朋友或家庭成员为保护死者和死者家庭, 就会故意改变死亡现场,以此来掩盖死者自慰死亡的真相。

另外一方面,近些年大众对抑郁症的接纳度越来越高,用抑郁症为自杀“背锅”容易获得大家理解,加之大众对于抑郁症的理解依然是较浅层的,所以很多群众对于抑郁症的观点,并不肯买账。

我写这篇关于窒息式自慰的科普,不代表我赞同这就是他真正的死因。只有具备评判资质的有关机构,才有权给出最后的论断。

在这之前的所有猜测,都是扯淡。但无论一个人是活着还是死了,他的隐私都该受到应有的保护。刨根问底地妄议一个自杀死者的隐私,就像偷窥别人在家里做爱一样卑劣。无论真相是什么,官方自有公正的判断,死者的家属也有权不公开。自杀是人家的私事,即使死者是名人,这依然是人家的私事。

逝者已矣,愿其安息。

最后回到科普上来,由于危险性过高,大家千万千万不要尝试这种游戏,也不要唆使朋友去做

版权归作者所有

美文、电台征稿要求: 

 

美文:
1.我们希望收到的是,格调阳光向上,充满文艺气息,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2.作品可为原创未发表过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抄袭,责任自负;
3.所有作品,一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电台:
1.内容健康向上,三观端正即可;
2.电台开头需为:大家好,这里是松果电台,我是XXX;

3.电台标题以及简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您一旦投稿,即视为将稿件、音频无偿授权松果倾诉使用。
投稿邮箱: tg@51songguo.com



发表评论

还剩140 评论
二维码

©2014-2016 广州智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5001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