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你,到底在创什么业?
文/柒晓
前几天跟闺蜜聊天,她一个同学正在创业,每天在群里发信息。
仔细一问,貌似是一家做风投的副总,而她的公司总共就两人。
群里大部分人对这项目不感兴趣,对方劈头盖脸一顿批评:“现在大环境这么好,你们太不思进取了!”
我心想,幸好身边没有如此“上进”的人。我不想被骂,因我自诩是个不思进取的人哪。
近两年来,创业氛围真的是相当浓厚啊。
街上随意找10个人,8个人都在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我们看到一个个创业新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创业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拿到上千万融资的95后女生王凯歆,前几天被爆人间蒸发,无故裁员70多人。
事件曝光之后,她可以推脱自己年轻没经验,可以向被裁掉的员工致歉,接下来便是向公众致歉了吧?
而大多数公众都是菩萨心肠,会因她年轻而不忍过多苛责。
但我不得不说,在个人成功欲望的驱使下,不负责任地瞎搞,这样的初心真的值得原谅吗?
“这种创业”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价值?而大肆鼓吹“这种创业”的人又居心何在?
王凯歆本人说:创业是条不归路。
而我想说:创业并非不归路,欲望才是。
创业,通过词条搜索,释义如下: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而近年来,“创业”一词好像附带了魔法,带给你成功的假象,让你不安分的心蠢蠢欲动,同时引发了你的焦虑。
于是你陷入了一种恐慌:不创业,会饿死,彰显不出个人价值,意味着被社会淘汰。
在舆论热议之下,你慌不择路,刀还没磨好,便一头扎进了创业的洪流中。
但你没意识到:没有粮食,人才会饿死;做一件事有成就感(注意是成就感不是成就),才能实现个人价值;被社会淘汰不可怕,随波逐流才可怕。
创业本是一件充满创造力和正能量的事,我却不愿眼见它走向这样的误区。
我在创业,马上就要成功了。
我在创业,没时间练习专业技能。
我在创业,没时间钻研专业理论。
我在创业,没时间陪家人朋友。
多年以后,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你,也许会发现,在百万创业大军中,自己贡献的,不过是庞大分母中的一员。
当然,你说你收获了经验,收获了人脉,收获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只不过赔上了几年时间和全部积蓄。
如果你想东山再起,还得回头不断学习,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而那些所谓的人脉和伙伴,发现你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价值时,并不会慈悲为怀、分你一杯羹。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这句话有诸多误解。
并非年到三十就要成家立业,而是指学业的根基已基本树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易被外力所动摇。
况且你才20多岁,着什么急?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吧。
当你还在为怎样提高勺子的销量而苦恼时,有人已经做好100把勺子开展览了,1把勺子的价格比你的100把高。
对方花了大部分时间来雕琢自己的产品,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热爱。这些勺子,够炫酷吧。
当然,我只是开个玩笑,你也不会真的卖勺子创业。
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等赚差挣钱的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举步维艰。
况且,连我这个门外汉都听说,互联网经济也正面临盛极必衰的命运。
你没有专业学习,也并非天赋异禀,没头脑的临门插上一脚,没有人会称赞勇气可嘉吧。
在个性化愈加明显的今天,单就创业而言,如何提升个人价值,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造价值,也许才是你真正需要考虑的事。
当你准备纵身一跃投入创业大军中时,问自己2个问题:
我现在真的有资本来创业吗?
试错带来的后果,我是否能承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加油吧。
说到最后,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更喜欢有创意的产品。
比如上文提到的勺子,除开本身的使用价值,它给我的生活注入了更多生命力。
这样的物件,与其说是产品,莫如说是艺术品。
而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太急着看产出,会不会本末倒置了?
日日精进,方得始终。
柒晓,一个和你一起成长的码字员,关注生活,关注心理学。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美文、电台征稿要求:
美文:
1.我们希望收到的是,格调阳光向上,充满文艺气息,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2.作品可为原创未发表过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抄袭,责任自负;
3.所有作品,一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电台:
1.内容健康向上,三观端正即可;
2.电台开头需为:大家好,这里是松果电台,我是XXX;
3.电台标题以及简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您一旦投稿,即视为将稿件、音频无偿授权松果倾诉使用。
投稿邮箱: hr@51song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