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被提升到重要地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精神心理健康市场似乎都一直被认为是“隐秘的角落”,并不被大众广泛熟知。
自2015年《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发布后,我国每年都会持续稳定地推出行业相关的政策来助推行业的发展。近两年里,有关精神心理健康的政策文件也层出不穷,精神心理更是被提升到战略性重要地位。
2020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通知》,提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以预防和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在下一个全新的五年,医疗机构发展的重点不得不跟着时代发展的浪潮与时俱进,做出调整与改变。
其中值得心理人注意的是:在医政司所重点推进的专科项目中,除了护理、康复外,还新增了心理健康领域,将精神心理问题提升到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地位,且在规划中有多项利好准则直指精神心理。
规划背景提到,近些年来,我国“患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需要加快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并设定了到2025年"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严重精神障碍、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
近些年来,国家也在大力地搭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尤其是基层的心理服务的建设,已经有多个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次规划再次提到"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也有望能进一步促进基层心理服务的进一步改善,并推动试点地区的经验向全国推广。
而第三点则提到:要把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作为重点,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和健康水平差异。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个痛点,就是心理资源的分配并不均匀,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资源配置差异较大,亟需得到解决。本次规划将这一问题提出,也许能促进这一问题得到改善。
这两个原则,都值得心理人重点关注。
而在具体的细则中,规划则对具体的人群,包括婴幼儿、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职业人士与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解决,做出了不同的强调。
包括:
1.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加强对家庭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鼓励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家庭育儿指导服务。支持“互联网+托育服务”发展,打造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网络平台及直播教室,支持优质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公益课程,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2.加强妇女健康服务
发展妇女保健特色专科,提高服务能力,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女性内分泌调节、心理、营养等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妇女常见疾病治疗等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
3.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完善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儿童友好医院,加强儿科建设,推动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儿童保健和医疗服务。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贫血、视力不良、肥胖、龋齿、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听力障碍、脊柱侧弯等风险因素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干预。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实施防控综合干预,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强化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干预。推广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4.促进老年人健康,强化预防保健
开发老年健康教育科普教材,开展老年人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做好老年健康教育。加强老年期重点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实施老年人失能预防与干预、老年人心理关爱、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和老年痴呆防治等行动,延缓功能衰退。
5.加强职业健康保护,源头防控风险管控
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信息及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构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分级、预测预警和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强化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鼓励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
加强职业健康促进。推动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健康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倡导健康工作方式,显著提升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等防治知识普及率。
6.维护残疾人健康,保障服务
加强和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强化残疾人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建成康复大学,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康复人才。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升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质量。建立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心理健康工作,做好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
除此之外,规划还强调要: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快补齐服务短板,这些对心理医疗及心理服务来说,也是需要优化、加强和补齐的部分。
在政策的驱动下,精神心理健康行业愈发受到创业者、资本以及民众的重视,再加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精神卫生工作设计面越来越广,敏感度越来越高,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与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明中对于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持续走高,这是行业发展迎来的机遇。
部分资料来源:《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通知》
本文内容整理于网络,意在为分享传递更多信息。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