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和解,其实是和自己的过去和解
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有过太多的来访者,念念不忘自己和父母过去的关系。
有的记恨父母曾经对自己照顾不周;或是过于溺爱;要不就是严厉得近于苛刻,放任其自生自灭——无论哪样,都会成为他们长大后记恨父母的缘由。
他们有的跑的远远的,认为地域隔离造成情感阻隔,会让他们彻底和父母说再见。岂不知越不见,内心的愤恨就越多;时间越久,越会积郁成愤怒蔓生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日常生活人际退缩,或者对上级、同事怀有深深的敌意。
还有的表现为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感觉到是别人不够爱自己。向父母要关心,仇恨父母,蔑视兄弟姐妹。
过度纠缠是一种自恋
其实恨,也是一种和父母的过度纠缠。
和父母过度纠缠的人都是自恋的。自恋和自爱的区别是,自恋心理没有别人,自爱的人心里装着世界。
那些从童年的自恋中没有走出来的人,其实是停留在童年某一时点上和父母关系的感觉中。他们的父母曾经因为各种各样的现实的和情绪的原因,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被爱,缺乏安全感;他们深深地记住了这种感觉,然后时时去回味,并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去印证、加强这种感觉;不断的回味使他们忽略了世界和父母的变化,放弃了自己成长的力量,也就完全放弃了成长的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力量。
在他们的嘴里,自己永远是那个受气挨打的孩子,父母一直是力大无穷、生杀予夺的大力士。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应该承担家庭重任的成年人,而父母早已经垂垂老矣,倒过来需要他们的照顾。
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记得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女士从小听从父母的意见,放弃了自己的恋人,和一个父母相中的人结婚,最后以离异告终。形单影只之后,她问妈妈,当初为什么不同意她曾经的恋情?她妈妈用一种迷茫的眼光看着她说:“有这事儿吗?如果当初你再坚持一点儿,我们就同意了。”她听了之后大哭一场,原来父母的反对是那么弱不禁风,幸福的失去只是自己未能够坚持内心的安排。
我曾经对一个多年沉溺于对父母愤愤不平的持续性心境障碍来访者说:“这么多年,你完全没有现实,也没有未来,你把自己锁在你曾经的自我感觉里;那不是别人给你造成了问题,是你自己有一把心锁。”自恋有时候就是一把心锁,锁住的是自己的苦难,困住的是自己未来。
打开这把心锁的钥匙,就是放下和父母的纠缠,这样你才能成为你自己。
放下和父母的纠缠
那么,如何放下和父母的纠缠?
学会不用恨去解释生活。爱比恨更自由,会让你活得容易。尤其是爱父母,会让你产生更多的收获。当你放下恨,你才能听见亲人之间不同的声音。
果能如此,你会发现自己的世界竟然有这么多的空白,需要去用其他的东西去填补。你会和别人产生更多的互动,你就能学会爱,也能教会你身边的人去爱。
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曾经的恨也许成为你不履行人生责任的缘由。有时候借口也是一种负担,放下负担,会让你能轻松地面对未来。
学会与人为善。恨肯定不是善的源泉,与人为善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境界。达到了,你的心路会被拓宽;不为别人,是为了让你自己走过去。
有时候,我们和父母和解,其实是和自己的过去和解。
放下与父母的纠缠,其实无关乎父母,而是为了让你走好自己的路。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美文、电台征稿要求:
美文:
1.我们希望收到的是,格调阳光向上,充满文艺气息,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2.作品可为原创未发表过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抄袭,责任自负;
3.所有作品,一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电台:
1.内容健康向上,三观端正即可;
2.电台开头需为:大家好,这里是松果电台,我是XXX;
3.电台标题以及简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您一旦投稿,即视为将稿件、音频无偿授权松果倾诉使用。
投稿邮箱: tg@51song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