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恨ta,为何反而对ta更好?
“他为什么那么讨厌那份工作,却又像工作狂一般地去做工作?”
这是一个朋友的疑惑。
她说最近丈夫和她的话题,都是关于丈夫对工作的抱怨。丈夫在一间重点中学担任年级组长。近期因为要参加市里的评级,工作任务比平时更繁重了。
她说可以理解先生的工作压力,但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丈夫如此抱怨自己的工作,但工作起来,又好像对这份事业有无比的热爱一样。
更让她困惑的是,最近丈夫还对她上班迟到的现象很不满意。朋友说,若两人是同一个单位上班还好理解,但他们的工作并不在一起。她的先生每天都会早早的去到学校,而她则习惯踩着点去上班,只要不迟到就可以了。
平时上班,两人差不多都是一起出门,先生开车送她一段路的。这段时间,似乎是为了表示对先生的不满,她经常会出现拖延和迟到。迟到并不是她本意,但越拖越开心,最后总是先生等不了,就怒气冲冲的先开车走了。
这位朋友说,以前和丈夫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丈夫最近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呢?我该如何去理解他呢?
01
先说说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的故事。
网友@魂幽女倩说,小时候有次出门,路过别人家门口,那家人养的狗冲了出来咬了自己的腿,当时可是吓得惊慌失措,回家后父母虽带去了打狂犬疫苗,期间却一直训斥为什么要自己一个人走在前面。
更料想不到的是,在当天晚上父母还带了礼物送去给了养狗的那人家。后来听父母聊天还说起,不让养狗的人承担疫苗费用。反正养狗的肯定是懵逼,为啥我的狗咬了人,我还收到礼物,还不用出医药费!?
这,确定不是孩子把人家的狗咬了吗?
这又是什么神逻辑呢?
弗洛伊德说,越是被禁忌的东西就是越是可能被需要的。当我们有意压制某些东西的时候,有可能就是反向形成。
什么是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reactionformation):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切过分的情感都可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
我们有意地去强调什么的时候,就恰好证明人性中可能有相反的东西存在。如果一个人他表达的内容,如果超过了正常的幅度和尺寸的话,很有可能是在掩饰跟他所表达的相反的内容。
最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青春期的男生,明明喜欢上了某位女生,却不敢表达。反而以欺负、攻击的方式来对待她。我们可以这么说:他的方式是和他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截然相反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那位被狗咬的网友,他的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做了。
他们在用反向形成来压制自己内心的情感。
他们惧怕内在的愤怒情感,但是这种愤怒的感觉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表现出来的话会让对方受伤害,甚至,他们觉得自己动了愤怒的念头都已经攻击了对方,让对方受到伤害了。所以他们需要压抑自己的攻击性,压制自己的情感。
02
为什么要用反向形成呢?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机制》里面提到一个反向形成的例子。
一个男人以嬉笑的方式来描绘了一段他童年时期的经历,那是关于他的母亲拿着长绳追着他打,对他的身体施虐的情景。他对母亲是有愤怒的,而随后他又为自己的愤怒感到愧疚,因为他知道,母亲很努力的抚养他长大,所以他对母亲感觉到的是爱而不是愤怒。
由于愤怒和愧疚之间的情感冲突,他建立了好几种的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帮他防御了内心对母亲的愤怒,同时减轻了内心愤怒和愧疚之间的冲突。
其中就有反向形成,他将对母亲的真实情感转向了反面的方式进行表达,他是多么的爱妈妈以至于他都无法说出自己的愤怒。过度表达的爱,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仇恨。
在精神分析中有种说法,当本我的欲念不被超我许可时,往往会本能地将其转化成强烈的反向作用,以获得超我的允许,同时减轻和消除自我的压力与威胁。
这是保护自己内心不受伤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03
一般来说,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最初都是在家庭成长环境中形成的,通常还会伴随着情感隔离、压抑…等等防御机制一起。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如果得不到照料和回应,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又或是家庭的各种矛盾和暴力,父母带给我们的创伤等等。这会导致我们害怕痛苦,希望逃离痛苦,而作为一个孩子,要独自面对痛苦是困难的,更不要说去化解这些痛苦了。而通常能够给孩子支持和帮助的父母,这时候又是孩子痛苦的根源,孩子别无选择。
所以,我们学会了压抑那些愤怒,隔离那些痛苦,转向那些情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好过一些。
如果一个人不能直接对别人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绕着弯去对对方表达自己的攻击,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例如,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拖延或者把这件事情搞砸;父母催促孩子快点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出现各种状况变得更慢,然后把父母激得暴跳如雷。
如果不能恨,就不会有真正的爱;如果不能拒绝,就不会有真正的亲密。能否觉知自己的愤怒,能否合理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在其著作《灵魂的黑夜》中描述: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做出很大贡献。
04
同样的,在家庭关系里面,父母与孩子互为表里。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内向了,他们常常会在孩子或他人面前表达,希望孩子可以大胆一些,外向一些就好了,通常情况下,这个孩子几乎都不会太外向。至少,在父母身边生活的这几年不会。
当父母和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父母内心未必觉得他们的孩子是可以更外向的,或者父母在自己早年时期也不是特别外向,所以他们会要求孩子外向,把内向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认为孩子也是不够外向,而内向是不好的,所以要努力把孩子从不好的状态带出来。
父母对孩子的反向形成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父母希望孩子外向,实质上是在催眠让孩子更内向些,孩子,则很容易会接受到来自父母潜意识的暗示。就像是对父母表示忠诚一样,他毫不犹豫的在父母的身边内向了。
在家庭中,或是父母与孩子,或是夫妻之间,常会受到对方潜意识的感召,在代表着另一方去做他们没有做、不敢做的事情和潜意识的想法。
说到这里,就可以理解文章中开通提及的那位女性朋友,为什么丈夫在讨厌的工作环境下变成工作狂人之后,她总是不经意的要迟到了。她在代替先生迟到,间接的帮助先生去发泄对工作的不满,因为先生不能直接表达对工作的愤怒,而转而表现为对工作的极度热情,然而潜意识对工作环境的感受,却被妻子感受到了,所以妻子帮他表达了。
我们总是可以在孩子或是伴侣身上,去能察觉到我们内在的另一部分,那可能是我们一直试图去压抑或者不愿意呈现的潜意识。
反向形成没有对错,它只是一种表达,是本我与超我的协商,是我们成长历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机制。
它曾保护过我们,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阻碍,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认识它,觉察它,让它在生命中流动,活出你的对立面,你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美文、电台征稿要求:
美文:
1.我们希望收到的是,格调阳光向上,充满文艺气息,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2.作品可为原创未发表过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抄袭,责任自负;
3.所有作品,一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电台:
1.内容健康向上,三观端正即可;
2.电台开头需为:大家好,这里是松果电台,我是XXX;
3.电台标题以及简介采用电子word文档,并在文章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投稿题材、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等。如决定采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您一旦投稿,即视为将稿件、音频无偿授权松果倾诉使用。
投稿邮箱: tg@51songguo.com